title: 怎样学习 date: 2021-01-31
这篇文章不会帮你解决标题中的问题,更多的只是我关于这个问题的一些个人思考。
本文中所提到的方法仅适用于作者个人。由于尝试其中的方法造成的任何后果,责任由读者本人承担,与本文作者无关。
其实脱离了学生生涯以后,可能就很少用到“学习”这个概念了。大部分情况下表面上是在学东西,但更多时候其实是利用你在学生时代已经掌握的一些基础工具和思想,来拓宽所掌握的技能范围。这种时候为了不让自己显得那么学生气,会使用一些特别的叫法:不再是“学习”了,而是“个人知识管理”(PKM)。
如果是我公众号早期读者,会发现这里本身也有与知识管理相关的内容。在我2018年恢复公众号更新以后就开始策划类似的系列了,当时还准备了完整的章节大纲。而远在2017年,那篇《知识的根源》就已经写完了。更早的时候我就在准备自己的知识库(wiki)。再往前追溯可以到2014~2015年,与我的同事吕立青一起讨论PKM的内容。这方面我也一直在追随他的脚步。虽然时至今日,我的工具体系也尚未搭建完善,只靠一个简陋的Markdown文件夹来管理,也没有成功应用起来费曼学习法和卡片/链接笔记系统(比如Roam Research)。
阻碍我继续推进PKM相关内容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发现我并不能比较好的把我已经掌握的知识给更好的表述出来。我的mentor宇峰在当时给了一个解释,这叫知识的诅咒(the course of knowledge)。更进一步我发现,每个人其思考方式、理解能力和认知程度的不同导致了并没有一个通用的方法去指导大部分人。这些能力虽然是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并且学校学习中也会刻意去培养。但是一旦脱离学校所提供的标准化知识体系和考核方式,其所培养出来的那部分能力就不太能适应工作和生活中的知识管理。许多掌握了coaching和facilitation技巧的人也许能够很好的在这方面帮助到别人,但所起到的都是短暂的效果。也许刻意练习会有奇效,但一方面现在的生活节奏并没有充分的时间提供给到这些机会,另外一方面,刻意练习并不能让你获得所练习的内容之外的知识。
本文开头的免责声明也正是基于此原因所写。
所以,回到问题,我是怎样学习的?
这里建议再去看一遍我在《知识的根源》中提到的分类方式。
首先是知识的收集和筛选。任何我所能接触到的我觉得有用的东西,都会被我纳入收集的范围。筛选我是几乎不会做的,而是直接把他们归类到某一种类型,进行后续的处理了。比如,根据番号归类片商这种非常实用的知识,也会被我归为兴趣性知识来管理。
然后时存储和管理。大部分情况下我不会去做落实性的存储,比如保存在某个文件中或者记录下来,而是选择以某种方式记住他的关键字,并关联对应到其所在体系的位置。这个体系也不是构建在某个物理载体上,而是主要靠我大脑记忆。任何时候需要,就通过其对应媒介的检索工具找到即可。所以我几乎不依赖某些具体的工具,但一定强依赖的是搜索引擎。
最后是整理和产出。一定程度上我理解了某些知识不可传达以后,所有的产出物都逐渐自然起来。相对主观的内容我会特别加以标注,而更多的是提供偏客观的分析和点评,而尽量避免对于特定概念和知识的机械讲解。我希望能输出的是我的观点,能够带给读者我的视角。而反过来,我也更希望这些东西能够产生碰撞和交流,就能回归到第一个阶段,产生正反馈循环。
这整个过程中我都会避免依赖特定工具。注意不是不用,而是不依赖。工具依赖会带来很糟糕的结果,这个可以后面有机会再聊。
另外要补充的就是,收集存在主动和被动,大部分情况下我是选择被动接触到概念的时候主动去做一步或者几步探索,但这仅限于时间充足的情况下拓展研究性和兴趣性知识。当涉及到实践性知识的时候,则是需要发挥主动性,缺什么补什么了。